查看原文
其他

真正被「误杀」的,其实是观众

海边的卡夫卡 正點观影 2022-03-17

两年前,一部叫《误杀》的改编电影成了年度爆款,精巧的推理和本土化的改编,上映一个月内,票房破了10亿。


口碑的持续发酵,让这部电影密钥延期至了隔年2月,并最终拿下了13亿的票房,让监制陈思诚名利双收。

按照陈导对《唐人街探案》的操作,拍续集弄出个“误杀宇宙”,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


所以当传出《误杀》要拍第二部时,老观众自然是兴奋和好奇。兴奋在于精彩得以延续,好奇在于还能怎么编。

第一部的结尾,主角已经坐牢了,是家人又遇到麻烦要越狱吗?别忘了第一部的开头就是越狱的桥段,也许那不是想象,而是真实发生的伏笔。


故事还能怎么编呢?

当最早一批观众满怀期待进入电影院后发现,这一切原来都是个误会。


误杀2


上映4天,近4亿的票房。

与票房不佳的《雄狮少年》相比,《误杀2》无疑在前作的光环下,全方面碾压对手。



但片方事前已经给大家打了预防针:这一部不是续集,本次改编的是美国电影《迫在眉梢》。除了肖央和姜皓文继续参演,导演和演员都换掉。这种看似实事求是的说明,为的是提醒观众,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期待,本片不仅剧情上没有延续,连质量也是。

《误杀2》的剧情乍看之下,好像还挺有看点:

主角林日朗(肖央饰)的儿子小虫得了罕见的心脏病,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,巨额的手术费用,将这个底层家庭直接压垮。



为了筹集这笔费用,林日朗四处跟人借钱,饱受冷眼,最后还不得不跟人借高利贷才筹够了费用。

可是就在手术前夕,他被告知本该排号轮到儿子的心脏,被某个有权有势的人插队拿走了。心怀不忿的林日朗,于是持枪劫持医院,要求他们把心脏还回来。


事由交代得很清楚了,接下来就是看故事如何发展。

《误杀1》悬疑点在于能否脱罪?如何才能瞒天过海?而《误杀2》的疑点变为了谁调走了心脏?目的是什么?

这个设谜.......也太好猜了吧!

只要你看过《误杀1》,还记得人物关系的话,《误杀2》反派之一的演员陈冲不在了,这个boss自然只能是姜皓文饰演的市长(电影中最位高权重的角色),而动机就更好猜了,不是救自己,就是救自己的儿子。


这个故弄玄虚的悬念,三两下就被观众猜到了。

《误杀1》利用蒙太奇制造信息差,观众惊讶于这件事怎么发生的,可是《误杀2》大家只是好奇还会发生些什么

一个着眼点是how,另一个着眼点是what,前者才是真正的悬疑片的观影体验,后者只是常见的剧情片。

无力的反转,一猜即中的设谜,《误杀2》在悬疑效果上确实不太成功。我们能从官方的定位可见,《误杀2》已经摘除了“悬疑”的标签,只留下“剧情”和“犯罪”。
悬疑不过关,姑且能以“这本就不是一部悬疑片”甩甩锅。


原版《迫在眉梢》则是一部批判美国医疗制度的电影,丹泽尔·华盛顿扮演的父亲,穷途末路,只能劫持医院,为的是让医院把他儿子的名字放在移植的名单上。

《迫在眉梢》剧照

而《误杀2》做了个不错的修改,一个遵守规则的善良市民,却被外人“插队”,儿子唯一的救命机会被剥夺。比起原版,《误杀2》的戏剧冲突更强。

表面上是医闹,内里却是官民矛盾导致。

两部《误杀》都让不少群众在场围观,他们的所有反应都是作为民意最鲜活的体现。相比于《误杀1》民众的朴素正义观,《误杀2》似乎给这群围观群众一点“盲目性”,他们会为林日朗的故事感动,但又会对执法者叫好。


如果编剧想再尖锐一些,甚至可以这样设置:把一位深得民心、德高望重的市长和一个无辜的孩子放在手术台上,让围观者去选择共情哪一边。这样的两难处境,明显更有看点。

本以为电影把故事舞台避开国内,搬到泰国,能有一些尖锐的社会表达,然而到头来,一部本该“献给底层人民的电影”,成了最后字幕的“献给全天下的父亲”。批判,被温情所消解。


重心放在父子情这种操作未尝不可,可本片的感情戏,做得同样欠佳。

《误杀1》一开始就花了不少笔墨去塑造家庭关系,从吃早餐到给游学费,再到母女协力误杀恶人,最后到全家齐心瞒天过海。这些全都是给观众共情这个家庭的必要步骤。


不仅是主角一家,跟他们对标的反派一家也一样,从儿子打人后,各方的态度就可以看出,儿子是多么骄横,母亲是多么溺爱,父亲是多么疏远。之后发生的种种恶性事件,似乎都可以解释得通。


但到了《误杀2》一切都变了。

导演似乎想当然地默认了观众天然能共情父亲们的情感,所以不加铺垫地把儿子的心脏病发作作为激励事件。

观众其实不太能感受到这对父子情的根源在哪里。这种想当然地默认不仅在主角方,反派方也一样。

姜皓文扮演的反派,全片几乎没什么描写,属于出场即散场,他的全部作案的动机竟然就围绕着一句:“你不知道一个父亲,都能为自己的孩子做出些什么。”这句无力的说辞,如果能让观众信服,我只能说源于观众的生活经验,帮你圆了这近乎偷懒的动机设置。

观众既对反派憎恶不起来,又对父亲的愤怒无法同情,全片看完后,内心只能是毫无波澜。


最后还得说一点:《误杀2》丢失了影迷们的浪漫。


《误杀1》的主角是通过看电影来自救,没什么比通过电影来救命更硬核的迷影的操作。而《误杀2》则直接把他变成一位编剧。


电影有好几处暗示,可能主角林日朗对大家讲述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,预告片还特意将虚构的枪击画面标明出来,一度给人一种《无双》的套路。



但到头来只是虚晃一枪。

主角是不是编剧其实不影响剧情的走向。结局那个看似大梦一场的彩蛋,更像是无济于事的亡羊补牢。

《误杀2》的差评源于一系列的期待落空,珠玉在前,木椟在后。这部电影更像是一次买椟还珠。误杀确实存在,只不过真正被“误杀”的,是我们的观众。


撰文:海边的卡夫卡
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




扫码添加正點君微信,加入官方影迷群。
每周五晚团建之夜,各种福利限时掉落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